076 以至公無私之心,行正大光明之事。
【注釋】至公:最大的公。
【釋義】要懷著一顆至公無私的心,做正大光明的事情。
【出處】明·呂坤 《呻吟語·應(yīng)務(wù)》
077 一心可以喪邦,一心可以興邦,只在公私之間爾。
【注釋】一心:一種心,前“一心”指私心,后“一心”指公心。
【釋義】從政者有私心就會亡國,有公心就會興邦,國家興亡關(guān)鍵在于持公心還是私心。
【出處】北宋·程顥、程頤 《二程集》
078 政者,正也。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雖令不從。
【注釋】身:自身,本身。正:正派,正直。令:發(fā)布命令。行:做,行施。從:聽從,順從。
【釋義】為政者如果自身的行為端正,無須下命令,老百姓也會按他的意旨去做,如果自身行為不端正,即使發(fā)布命令,老百姓也不會服從。
【出處】春秋·孔子及其弟子 《論語·顏淵》《論語·子路》
079 人不率則不從,身不先則不信。
【注釋】率:表率。從:聽從,跟從。先:率先。
【釋義】如果自身不能作出表率,就無法讓別人聽從;如果不能以身作則,就不會使別人信服。
【出處】元·脫脫等 《宋史·宋祁傳》
080 莫用三爺,廢職亡家。
【注釋】三爺:指少爺、姑爺、舅爺,亦即兒子、女婿、妻兄弟。
【釋義】意在告誡為官者,這三種人千萬不可使用,否則會丟官罷職,敗家毀業(yè)。
【出處】清·汪輝祖 《學(xué)治臆說》
來源:河北省紀(jì)委監(jiān)委網(wǎng)站